發生在童年的故事,所以,我不是天生被討厭
這一陣子,因為「戀愛大人學」跟「過度努力」而去探索了一個童年的情境,在那個過程中,好像找到現在的自己,為什麼在某個情境之下,情緒會停滯不前。當找到的時候,彷彿代替童年那個不懂可以哭的自己,而流淚。
還記得幾個月前,我很自我嘲解的問了老公「ㄟ⋯為什麼我總是感覺被為難」,又接著說「是不是我本身自帶什麼磁場,所以很容易被欺負」,老公並沒有回答我,只是覺得「我想太多」。但我確實很容易「因為他人的不友善語言」,而感覺內在升起了一股焦慮跟羞愧感。
後來,隨著在「戀愛大人學」學了「位階圖」,又在周慕姿的「過度努力」想起了自己的童年,一個是衡量關係的尺度工具,看的是局勢;另一個則是探索過去的自己,看的是「過去」怎麼影響「我們的現在」。
有一天,就忽然使用「位階圖」大膽的推測一個假設「如果一個人會遭受霸凌與欺負,很可能是他在群體中的位階是低落的」,在這個假設中想起了自己的童年,我的童年的位階是什麼?這才發現「我是家族的孩子們,位階最低落的」。
「是我天生討人厭嗎?」,我認為一開始應該並不是,而是因為我背負了一個「原生家庭的傷痕」。我有個沒見過面早夭的哥哥,而那個時候爸爸期待「出生兒子」而我「卻是女兒」,也因為爸爸從來不擅長處理情緒,哥哥的過世以及他自己原生家庭的傷痕,都從來沒有得到過「治療」,以至於所有的事情都走偏,成了破碎的家庭。
爸爸從來沒抱過我,一個不被自己爸爸疼愛的孩子,自然也就是家族中位階最低的孩子,而身旁唯一的大人「媽媽」也是自顧不暇,沒人指引怎麼當一個「讓人喜歡的孩子」的自己,只會一直用錯誤的方式討愛,而成了真正的讓人討厭的孩子,而「你」知道可以欺負她。
那個過程好漫長,我記得自己做了很多「很匪夷所思」的行為,為了討得周遭的人的喜歡,時而巴結、時而獨佔、時而像隻乞討的小狗「你們跟我一起玩好嗎?」,為了得到別人的注目,看看「我手上這個很炫的玩具」,甚至不小心從一樓高的天棚上摔落。
做了很多,但終究沒有得到,「不管怎麼做,都是一樣的」這是童年,在自己身上的烙印。
而現在的自己,每當面對這種「不管怎麼做,都是一樣的」的感覺,就會勾起兒時那個「被討厭很久」的過程,而自己並不知道。當我對公公用心,當我很努力在演媳婦,而得到「你還是對我刻薄」,而得到「挑剔」,挑剔著「妳又有那件事」沒做好,所以我這樣對待妳。
那個,在內在深起的「自我懷疑」,以及兒時的過度用力,而感覺自己就是一個「天生帶有被討厭特質的人」,掉進很深很深的自己否定的坑洞中。
而其實「我已經長大了」,在很小的時候,或許因為爸爸的不疼愛,而使得自己不被爺爺奶奶及大家疼愛,而其實「並不是個」只能被討人厭的人,只是兒時想要感覺到愛,而過度用力了。
而我其實知道「兒時的我」每一個用心,每一個獻出的玩具,每一個討好,都是為了「現在的我」,如果可以穿越時空,我很想抱抱妳。
寫給兒時很努力、很辛苦的自己。
#戀愛大人學,是大人學的課程
#過度努力,是周慕姿老師的新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