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指責行為」的背後,有著需要別人原諒的地方
伴侶溝通學實作,了解對方的依附風格,幫助建立同理。原來「指責行為」的背後,有著需要別人原諒的地方。
在這門課中周慕姿老師,用依附風格來幫助我們拆解伴侶溝通常見的問題,像是遷怒、翻舊帳、冷戰。再從情境故事中,去幫助我們了解從來沒接觸的「依附風格」究竟是什麼。
當知道依附風格特性時,那些從來搞不懂的事也就有了答案。
譬如說,當家中發生災難性事件時,我老公第一時間是「就責」到底是誰造成的。當小孩受傷還正在哭時,他在忙著用責備的口氣問「是怎麼發生的」,而不是關心小孩還有我。
而這有可能就是迴避依附的特質。
迴避依附在遇到難以處理的情緒問題,直覺上會否認與掩蓋。我知道老公一直都很愛兒子的,當他遇到兒子受傷,這種讓他情緒收到影響的狀況,指責會讓他覺得恢復掌控感。
迴避、否認、掩蓋,面對情緒的直覺反應,這是迴避依附從成長累積下來困難點,就像你無法叫一位不吃香菜的人去吃香菜,是有困難的。
當知道這些後,今天發生兒子受傷的時候,我真的是從來都沒有過「那麼冷靜,那麼清晰」,曾經我為這種指責行為「氣的半死」!
另外,還很感謝周老師教我們,當遇到迴避依附「當機」的時候,絕對不能當下反應「老公的指責行為讓人憤怒」,因為老公會一個字也聽不進去。
確實當大家情緒都恢復平穩時,屬於迴避依附的老公的耳朵就打開了。我聽得出來,當我跟他說「ㄟ⋯剛才兒子受傷時,你的語氣要緩和一點」,他是有一秒「抱歉」的表情。
收穫豐碩的一堂課,了解自己,了解伴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