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來說話,只要平穩慢慢的說,就會「被聽見」
伴侶溝通學後的影響力,第一次讓我媽媽懂得,原來說話,只要平穩慢慢的說,就會「被聽見」。這門課不只改變伴侶關係,也改變家人關係。
坦白說,我的說話方式,承襲了我媽媽的風格,當我們覺得有一件「對自己很重要的事」在說話時,就會不自覺的帶著急迫的情緒,越說越大聲。
有趣的是,我們母女倆也特別會對「這樣子」的說話方式而吵架。
當我在周慕姿老師的課,因為去理解伴侶的依附關係後,體會到這種「帶著情緒說話」的說話方式,其實會讓「聽者想逃」,想逃的方式有很多,除了表面看得出的逃(譬如離開現場),還有一種逃就是「否定式的回答」,讓你說不下去,最後閉嘴。
反正不管你要說什麼,只要帶著情緒,就是會讓對方,下意識關掉接收的能力,或是想辦法讓你說不下去,最後形成另一場「你都不聽我講話的戰爭」。
在這門課之前,我並不知道「什麼叫帶著情緒說話」,當對方越想逃,我就再加大音量,再加重情緒。最後一次次面對破滅的溝通,形成著我愛我媽媽,我也很埋怨他。同樣的,我也有一陣子很埋怨我老公。
當學成歸家,我開始嘗試跟一起住的媽媽分享著「我學到的新方法」。當你說了很多次應該要怎麼做,不如一次成功的經驗要來的有感。
而這個成功的經驗,就發生在最近。媽媽突然接到一件對她重要的事,她希望在12/25日可以請假不用帶孩子,去處理她的事情。但因為她過度擔心我們在年底忙碌無法請假,她帶著很緊迫性且侵略性的語調說這件事。
果然,我跟先生面對這種語調都想逃⋯,當我聽到12/25日,馬上知道先生那天是假日,所以我把這件事引導成「媽媽,你跟安迪說就好」,當然在媽媽依然使用情緒語調之下「就碰壁了」,先生根本不想聽。
在她碰壁的時候,我試著跟媽媽再次解釋「我從周慕姿老師那邊學到的說話方式」,就這樣的,媽媽嘗試了。
語速平緩、聲音平穩、收斂情緒,她的寶貝女婿就說「媽,那天我公司放假,沒問題」,而媽媽露出一臉不可置信的樣子,是的這就是「話語被聽見的公式」。
當晚,我跟媽媽說,如果你多嘗試這樣說話,不僅可以被聽見,更將會是「你給阿寶最好的禮物」。
最後補充,阿寶是我兒子的小名,照顧阿寶是我媽媽這輩子最開心的時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