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一個存錢的遊戲2

#設計一個存錢的遊戲2

#集點卡曾經失敗

#缺的就是所有人的認知

「設計一個存錢遊戲」,要說我到底具體「做了什麼」,我是真的做了很多,用了很多巧思,而我覺得這裡面最關鍵的,其實是「等待」,等待著「所有人的認知一致」。

上一篇,我說到兒子跟爸爸玩機器人玩的很開心,但卻因為機器人太多,又加上動畫卡通實在推出太多機器人了,而使得兒子開始「什麼樣的機器人,他都想要擁有」。本來是父子溫馨的機器人大戰,卻演變成「我想要,但不可買」的親子戰爭。所以,既然機器人的欲望不可逆,那就乘載著這份「兒子的欲望」來做點什麼,譬如說引導兒子去感受「存錢是個什麼樣的感覺」。

其實,我一開始沒設想什麼「偉大的結果」。因為第一次當媽媽,根本就是邊做邊學,而這幾年的各方學習,也深深的感覺到「別人家的方法」、「書上的方法」,不可能照抄,不可能原封不動的搬入自己家,所有自己想做、要做的事都要重新考慮自己家的成員,每個人的特質去調整,每個家其實「沒有標準答案」。

而一開始的「雛形」,是想著有什麼方法,可以讓兒子得到「一筆零用錢」,並且讓他自己決定「購買玩具」,讓他自己去面對「好不容易存到錢,卻發現買這個好像還好、好像沒有如自己想的好」,去感受一些「後悔」、一些「可惜」,然後回過頭來「修改自己的決策」。

當得到「零用錢」的這個概念,又在我與安迪哥很破碎的幾個討論之下,我們覺得「應該綁定幾個生活習慣的訓練」,譬如完成了什麼任務,就可以得到一個獎勵,而那個東西就像是「集點卡」。

而「集點卡」這件事我很早就做過了,並且失敗收場。

所以,一開始安迪哥說「集點卡」,我沒有馬上舉雙手贊成,因為我在「等待」。我在等待一個認知落下,等待安迪哥再針對集點卡展開「下一步」的「行動計劃」的時候,我才「出手」。因為一個獎勵機制要成功運行,一個人演出獨角戲是絕對不行的,必須是全家都清楚規則,全家都有意願「同步全家所有人的認知」,我認為才可能成功。

而失敗的集點卡,就是只有一個人在行動,只有一個人清楚規定,並且缺少關鍵人物的意願。

而其實我家所有的事,大多數的事情,關鍵人物都是安迪哥,理由很簡單「錢」。獎勵機制、集點卡、行動後回饋,靠的都是「背後的金錢資源」在運行。而當然也可以設計出跟金錢無關的獎勵機制,可是回歸我們當初想做的事,就是運用兒子想買機器人的欲望,來讓兒子「體會存錢是什麼感覺」。

所以,抓到「安迪哥的意願」,就是可以開始行動的訊號。也是我這幾年,去外面上課學習之後,所學到的「等待」。當一個人沒有意願的時候,即使說破喉嚨,道德綁架、教養勸說都只會「砸鍋」,只有「順勢而行」的的事有機會成功,太過強硬而為的事,就真的只會累壞自己。

而這裡又會有個聲音⋯「可是,小孩的教養很重要啊!怎麼能夠等」。是的,這真的是很多媽媽面對「爸爸沒有行動」的擔憂。但總歸小孩只會「長成為」這個家裡面所有「大人的綜合」,就是會長大成我們每一位大人的一點點的樣子。所以,當我想通了這點,就盡量只花時間在自己可努力的範圍之內,而不花力氣在質疑自己的「老公怎麼還沒有行動、沒有任何想法」,因為在質疑的時候,老公就忙著跟我們吵架就夠了,就更不會有心思去察覺到小孩的教養問題。

而小孩的教養問題,在我自己的觀察及自我驗證之下,那就像每個正常的男人,會先面臨五子登科,再面臨股票要買什麼,然後是身體健康。所以,自然而然隨著小孩長大,每個爸爸會經歷的課題都會「自然出現」。

當然,事情可能還是某個人在做,就像整個集點卡設計都是我在掌握,但是「當所有人認知一致」就會「事半功倍」,比較不會砸鍋,「等待」也是夫妻雙方共同教養孩子的一環,我是這麼覺得的。

Previous
Previous

設計一個存錢遊戲3

Next
Next

設計一個存錢的遊戲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