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學會溝通,或許是要放開內心
前陣子談到。我在一年之間「變得掌握了溝通要訣」,能夠掌握這件事我覺得「相當美好」,於是就想將這麽美好的事移栽到自己的「媽媽身上」,最終我碰壁,也梳理了一件事,或許學溝通要先做到的是「內心放開」。
當我察覺到,我的溝通能力已經來到水平線之上,是因為我們家有位天生的溝通好手,就是我老公。在 WFH的日子,我發現我們夫妻在面對工作業務上說話與應對的調性,簡直就是87分的相似。在那個當下,也明白了為什麼老公在自己的職涯道路上,會得到很多人的敬重。
因為溝通就像是職場中「繁瑣是非黑白」的調味劑,烹煮的再難吃的菜,只要有適當的調味劑,都能使得「難以下嚥」轉變為「還能咽下去」。
這就是為什麼溝通的能力,會顯得那麼重要。
在我去年一連串的學習之下。你知道學習期間,態度最「得意洋洋的」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嗎?就是半懂半不懂,所謂的小臭屁期。那個時候,我就很得意洋洋的,想要告訴我自己的媽媽說:「你看,這句話應該這樣說,那樣說」,以為自己得到了名師教導的技巧,就也想要改變「媽媽的人生」。
殊不知,我想改變「自己的媽媽」,其實是想要「改變我自己」,因為「我跟媽媽有87分相似」。媽媽與我都有著一樣外向的調性,對陌生人說話不會有任何緊張,她說話音調宏亮飽滿、中氣十足,我說話音調尖銳聲音充足,我們都是人家說的「大嗓門」。而媽媽從小就沒有長久的友誼,而我也是如此,我們都在很小的時候「嚐盡了切八段的滋味」,因為我們都不善於溝通。
我能學會溝通的要訣,不是單單報名一堂溝通課而成功了,也不是不斷的在各種同性質的溝通課程中遊走,是觸及到了「溝通的宏觀」,溝通有技巧、有方法,還有更重要的「自我了解」。我就以觀察自己的媽媽為例,發現溝通之所以難學,就在於「內心是很難」被打開的。一個人用了溝通技巧來說話,但內心如果未開啟,雖然所說的話顯現了過往的不同,但這份用於展現溝通技巧的用心,卻會反噬於自己,而最終依然覺得「溝通是疲憊」的。
而另一方面的呈現,則是在於會馬上想要解釋。我現在看著「自己媽媽」與周遭朋友的對談,就看到自己以前的身影。那個在對談中,急於對任何議題解釋的自己,而其實只是因為「害怕自己不夠好」。而這樣「急著馬上解釋」的說話方式,就像一位面對客人評價意見的廚師,會跟客人說「謝謝你的好意見」,還是「解釋著各種客觀因素給客人了解」,而前者的方式是更能帶給人「良好溝通」的印象。
這樣的例子,表層上就是一種「溝通技巧」的展現,但是回到家、關起門,總會想拿起「妮妮的兔子」來靠北一下奧客,但如果已經先做到「自我內心放開」的層次,那麼就不有「妮妮的兔子」的需求,而是走進了「可提起亦可放下」的層次,明白了溝通是一種解決問題的能力,而不是讓別人了解我的能力。
只是,要怎麼放開內心。我覺得每個人的課題都不盡相同,而我只是因為去年比較「好學」,跟老公吵架吵著跑去報名「伴侶溝通課程」,才認識了心理諮商的課題,而那些課題正巧放開了我的內心。如果能給大家什麼意見,我會覺得「想學溝通,不能只學溝通」,也許是還要多了解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