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焦慮,是不知道自己在那裡

當我跟老公都學習過「依附關係」的課題時,老公說「我明明什麼都給了,妳怎麼還那麼焦慮」而那個時候,我其實說不出來⋯。直到「戀愛大人學」這堂課,我終於感覺到自己「不再焦慮了」,這也是我在這門課的第一個收穫。

我們夫妻一位是迴避依附,一位是焦慮依附,就像周慕姿老師說的,這兩個常常湊成一對,而我們就是。在伴侶關係中,「依附理論」可以幫助我們了解,我們的伴侶經常不是「不愛」,而是他有著什麼樣的「困難」。

就像我老公不理解「你怎麼可以像黑洞般的焦慮」。我不查勤,也不檢查老公手機,但我卻花了很多的心力,不斷的再確認,我在這段伴侶關係中「很有功能」,因為感覺自己有功能,就會感覺這段關係是安全的。

而這種「確認」是一種無底洞,今天確認了,還有明天,明天確認了,還有後天。我雖然不會去問「老公你愛不愛我」,但我一直再做的確認,也是彷彿在問「老公你到底愛我嗎?」。

所以老公說:「雖然我也去了周慕姿老師的課,知道你是焦慮依附」,「但你那股焦慮,真是讓我好難理解,到底有什麼好焦慮」。是啊,老公說的我懂,而我⋯也不知道該拿自己怎麼辦。

老公到底愛不愛我,老公到底重視我嗎?

這種虛無飄渺的「愛、重視」,卻在「戀愛大人學」從張國洋老師教導的「位階圖、力道圖」測量出來了,只是課堂間的練習,我就知道我的焦慮感「釋放了」。

「喔,原來我在這個位置之上啊」,這是我聽課途中的內心小劇場,又接著覺得「喔,原來我們之間發生了這樣的變化啊」,徹底的明白了,原來「不是不愛」,原來「不是不重要」,是我們的位階關係改變了。

而我一直迷惘,總覺得要回到「剛開始交往」的時候,到那個時候,我好像才能感覺不焦慮了,那是個在位階圖上,我高他低的情形。而隨著走進了婚姻,生了孩子,這張位階圖的走勢就反轉了。

反轉不是不好,而是反應了真實。

一個關係要走的長久,終將要經過一段真正的位階調整,這也是我跟老公的經歷。只是在這門課之中,清楚的了解,一個好的關係「應該要長成什麼樣子」,而那個樣子並不是「回到剛交往」的那個樣貌,而其實是有意識的平衡。

當重新描繪我們的現在,我發現「原來,我們已經是人生中,重要的夥伴了」,這個就是我的位置。

Previous
Previous

這是一個平凡的我,不平凡的成就

Next
Next

一堂要花很多時間忘記的課